■ 胚胎停育前有这些征兆!5招降低胎停率!
胚胎停育,是指受孕后早期胚胎发育停滞,最终导致妊娠失败。它是影响妊娠的一种常见情况,临床发生率在40%左右。对准妈妈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和痛苦。本文将深入探讨胚胎停育的诊断指标、高危人群及预防措施,希望能为备孕姐妹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发育自然终止、胚胎丢失的病理过程,其妊娠结局通常为稽留流产和不全流产。
胚胎停育病因复杂,包括染色体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胎盘植入异常、绒毛血管发育异常、环境因素、男方因素以及孕妇高龄等,此外,仍有50%的胚胎停育原因不明。
- 1 -
- 发生胎停育,母体的一切妊娠相关变化都会逐步消失,如基础体温下降,早孕试纸测不出来阳性。
- 早孕反应减弱,如恶心、呕吐减轻,或突然消失等,乳房发胀的感觉也会随之减弱或消亡。
- 阴道出血,出血量或多或少,伴有小腹下坠痛感(像月经来潮时的痛经症状)、骨骶酸痛不适。
③检查出无卵黄囊的孕囊2周以后不见有原始胎心管搏动的胚胎。④检查出有卵黄的孕囊11天后仍不见有原始心管搏动的胚胎。③检查出无卵黄囊的孕囊7~13天内未见有原始胎心管搏动的胚胎。④检查出有卵黄囊的孕囊7~10天后未见有原胎心管搏动的胚胎。⑧孕囊偏小,孕囊平均直径和头臀长度差距<5mm,即妊娠囊增长的速度小于胚胎增长的速度。以上均是对胎停育诊断的指标,但临床病情复杂,表现可能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没有征兆,直接出现腹痛,然后流产,或胚胎停育后无症状,通过B超常规发现。对胎停育的诊断,常常也需要联合多个检查指标,防止误诊,也避免盲目保胎。
建议怀孕后的准妈妈,一定要多留心自己的情况,察觉不对劲,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不要自己给自己诊断病情,以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胎停育的发生除了偶然因素外,还存在很多必然致病因素,而这些因素有可能会在再次妊娠中成为引起胎停育的病因。尤其是发生2次或者多次胎停后,提示致病原因可能更多、更复杂,再次妊娠胎停育的风险更大。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女性或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会因为老化随之下降,从而降低胚胎的质量,尤其是高龄女性,除了会有卵子质量下降的问题外,还将面临内分泌异常、子宫异常、宫腔环境下降等问题,增加胎停育的风险。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不孕不育夫妻怀孕后胎停育的风险比普通夫妻胎停育的风险要明显升高。这是因为多年不孕,提示机体存在部分致病的因素,妊娠后,存在的致病因素,有可能成为引起胎停育的主要病因。
脂代谢异常可以引起内分泌异常,直接影响卵子质量和体内激素分泌,不适宜胚胎的生长发育,引起胎停育。长期处在甲醛、辐射等不良环境中的夫妻或长期吸烟和饮酒的夫妻。研究已经证实,甲醛、辐射等对精子、卵子或者胚胎有致畸的影响。烟酒对于妊娠的不良影响也是很明确的。
提倡到达法定结婚年龄后,及时的婚育。科学研究表明,生育能力随年龄而呈递减趋势:一般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3-30岁,到35岁时生育能力降低50%;男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35岁,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子质量会逐渐下降。做好婚前、孕前、孕早期的保健工作是优生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胎停育的关键。对于有反复自然流产史或是家族有类似病史及出生缺陷史者,应做好孕前遗传咨询,完善相关遗传学筛查。切勿偷懒,心存侥幸。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素质,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讲究卫生,远离不洁性生活,避免生殖道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戒烟戒酒。备孕期间,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如必须用药,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还有尽量远离不安全、不健康的环境。对于很多经历过胎停的姐妹来讲,怀孕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可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生怕因自己而再次失败。是否成功妊娠涉及内膜环境、胚胎质量、促排效果等多个因素,胎停、反复着床失败、反复流产、反复试管失败,都是生殖科的疑难问题。不仅要综合多学科的意见,对保胎医生的经验也有很高的要求。对饱受胎停育困扰的姐妹来说,及早去大医院找经验丰富的保胎医生进行监测、咨询、用药,可以大大降低胎停育的概率。